<samp id="dmbrz"><video id="dmbrz"></video></samp>
    <strong id="dmbrz"><pre id="dmbrz"></pre></strong>
  1. <ruby id="dmbrz"><table id="dmbrz"><b id="dmbrz"></b></table></ruby>
    1. <track id="dmbrz"><table id="dmbrz"></table></track>

    2. <strong id="dmbrz"></strong>
      <progress id="dmbrz"></progress>
      資訊> 正文

      騰訊音樂的瓶頸期

      時間: 2023-03-28 09:56:52 來源: 劉雨婷

      作為在線音樂“一哥”的騰訊音樂,無論是用戶還是營收,在2022年都陷入了增長瓶頸。


      (資料圖片)

      近期,騰訊音樂公布了2022年財報。去年,騰訊音樂總營收283.4億元,同比下跌9.3%;調整后凈利潤47.5億元,同比增長14.4%。

      根據財報,四季度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業務實現收入僅為38.66億元,同比減少18.2%;在線音樂業務收入35.6億元,同比增加23.6%。

      從2021年四季度開始,騰訊音樂的季度營收已五連跌。曾經的增長引擎的社交服務收入規模持續縮小,逆襲增長的在線音樂業務承載了騰訊音樂更多希望。

      騰訊音樂管理層表示,未來將減少推廣活動,提高內容質量。2023年,銷售費用預計繼續下降,并將投資于內容推廣,此為提高月活的新途徑。

      實際上,在線音樂市場早已進入存量時代。在用戶數觸及天花板的當下,花費高昂營銷費用進行推廣獲客,無疑已成為一種低效率的選擇。

      在3月21日,騰訊音樂發布財報的同時,其宣布和杰威爾音樂達成續約協議,用戶可以繼續在QQ音樂、酷狗音樂、酷我音樂上收聽周杰倫歌單,無疑吸引了用戶目光。

      對于失去獨家版權、降本增效的騰訊音樂來說,如何尋找差異化競爭點、保持現有用戶規模、提高變現能力或許才是接下來的重點。

      在線音樂重挑大梁

      今年四季度,騰訊音樂總營收為74.25億元,同比下滑2.4%,總營收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收入的下滑。

      隨著眾多娛樂平臺搶奪用戶注意力、直播業務監管趨嚴,曾經騰訊音樂的營收支柱社交娛樂業務收入正逐漸走低。自2021年三季度起,騰訊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營收已連續六季度同比下滑。

      在2019年時,包含K歌、直播在內的社交娛樂業務營收占到騰訊音樂總營收的72%以上,是騰訊音樂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但到今年四季度,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業務營收占比已下滑到52.07%,與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差距逐漸縮小。

      今年四季度,在線音樂業務營收35.6億元,占總收入比例同比上升10.1%至47.9%。其中,會員訂閱業務收入23.5億元,同比增加20.6%。四季度新增320萬訂閱用戶至8850萬人,ARPPU環比提升至8.9元,整體付費率突破15%。

      同期,其他在線音樂業務收入11.96億元,同比增長27.7%,TME live和TMELAND作為騰訊音樂的創新營銷渠道,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廣告業務收入恢復。此外,今年四季度有多張頭部歌手數字專輯在騰訊音樂首發,長音頻訂閱用戶超1000萬,實現同比翻倍。

      與今年前三季度相比,四季度社交娛樂業務下滑趨勢有所放緩,但競爭壓力仍存。今年四季度,社交娛樂付費用戶數同比下降16%至760萬人,ARPPU同比降低3.1%至169.6元。

      在最新業績發布會上,騰訊音樂管理層預計,在今年的某個時間點,在線音樂季度收入將超過社交娛樂服務的收入,成為主要收入來源。

      相較于營收,2022年騰訊音樂的利潤表現成為亮點。

      今年四季度,騰訊音樂歸母凈利潤則錄得11.51億元,同比增幅高達114%,毛利率提升至33%,是近五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利潤率,已經將近其在IPO招股書中所提到的遠期35%的毛利率預期。

      在利潤率迅速提升的背后是大力度的降本增效。2022年,騰訊音樂銷售費用和行政費用大幅下降,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11.4億元,同比下滑57.3%;總收入成本則195.7億元,同比減少10.4%。

      差異化競爭

      在減少營銷花銷的同時,騰訊音樂面臨著另一困境:月活流失。數據顯示,騰訊音樂四季度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月活用戶分別為5.67億和1.46億,其中在線音樂月活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下滑。

      與此同時,其競爭對手網易云音樂正悄然增長。

      隨著在線音樂獨家版權瓦解,網易云音樂的競爭處境已得到改善,2022年網易云音樂總收入達89.92億元,同比增長28.5%。

      與騰訊音樂相似,網易云音樂在2022年也進行了成本控制。2022年,網易云經調整凈虧損由2021年的10億元收窄至2022年的1億元,毛利率亦得到了改善,由2021年的2.0%提升到了14.4%。

      此外,在用戶方面,在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月活連續下滑的同時。網易云音樂的月活數仍在增長,財報顯示,網易云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的月活躍用戶數由2021年的1.83億人增加至2022年的1.89億人。

      網易云音樂的主打點在于差異化。在今年2月的業績電話會議上,網易CEO丁磊表示,音樂是一個非常長線的業務。未來網易云音樂將更多關注如何創造優質音樂,提供差異化服務,讓更多用戶滿意,而不是考慮最佳利潤率。

      同時,丁磊稱,獨立音樂人一直是網易云音樂最重要的服務對象之一。近年來,我們也積累了很多對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思考,今年和未來會繼續服務獨立音樂人。

      獨立音樂人一直是網易云音樂主打的差異競爭點。對于這塊蛋糕,騰訊音樂也曾嘗試切入。今年年初,有媒體報道,騰訊音樂集團旗下的騰訊版“網易云音樂”——MOO音樂面臨下架,會變成QQ音樂內聚焦獨立音樂人的原創欄目。在此之前,MOO音樂APP的安卓版本已經有一年未更新,IOS版本有11個月沒有更新。

      此外,騰訊音樂也在音樂社交賽道上與網易云競爭。今年初,騰訊音樂上線了一款元宇宙音樂社交產品“WeBand”。這是一款2D風格的用戶共創虛擬空間的社交APP。消息人士透露,該款產品由全民K歌團隊打造,有自家版權庫打底,是內部重點構建的項目,玩家實時社交體驗也基本對標全民K歌的技術環境。

      此前,網易云音樂推出過一款音樂社交產品“MUS”,這是一款匹配音樂同好的社交APP,如今已更名為“妙時”并重新上線。

      在過去幾年中,在線音樂平臺的創收方式并不多,在線音樂訂閱與社交娛樂付費是主要收入來源。但隨著用戶遭遇瓶頸、社交娛樂領域競爭越發激烈,如何找到新的收入來源一直是困擾平臺的一大問題。

      今年3月,有用戶反饋,網易云音樂試圖以增加車載端曲庫收費來增加會員收入。有車主發現網易云音樂對會員體系進行了調整,車載版會員曲庫需開通黑膠SVIP或車載VIP,此前的黑膠VIP用戶如需在車上聽會員曲庫的歌曲,需要額外加18元升級。

      網易云音樂客服稱,目前黑膠會員權益不包含TV版、車機版、手表、音箱等非手機端的會員權益。

      網易云音樂增加車載端收入,這與長視頻平臺限制投屏使用戶充值更高等級會員有異曲同工之妙,但這仍是在固有收入架構上進行細化,難以全面看到行業整體的增收希望。

      作為曾經的版權霸主,在失去獨家版權后,騰訊音樂無疑失去了一大護城河。在存量競爭的時代,尋找下一個差異化的競爭點也將是重中之重。

      責任編輯:房家輝

      分享到:版權聲明:凡注明來源“流媒體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,轉載需注明出處。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,觀點供業內參考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,僅供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!

      關鍵詞:

      責任編輯:QL0009

      為你推薦

      關于我們| 聯系我們| 投稿合作| 法律聲明| 廣告投放

      版權所有 © 2020 跑酷財經網

      所載文章、數據僅供參考,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!

      聯系我們:315 541 185@qq.com

     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
        <samp id="dmbrz"><video id="dmbrz"></video></samp>
        <strong id="dmbrz"><pre id="dmbrz"></pre></strong>
      1. <ruby id="dmbrz"><table id="dmbrz"><b id="dmbrz"></b></table></ruby>
        1. <track id="dmbrz"><table id="dmbrz"></table></track>

        2. <strong id="dmbrz"></strong>
          <progress id="dmbrz"></progress>